尽管行情市场变幻万千,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交易员还是坚信努力是能够有回报的。然而,总有一小撮人企图通过制造不公平的市场环境来实现自己的盈利。近日摩根大通交易员“幌骗”贵金属市场的消息再次迎来诸多热议。
借这个契机,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金银操纵案,涉案投行使用的又是何种“割韭菜”手法?
01事件梳理
在正式分析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20年来部分著名的金银操纵案。
02精选分析
▶ 主要作案手法
我们先来看看投行操纵贵金属市场最常使用的其中三种手法。
“幌骗”:这是投行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操纵手法,该手法影响巨大且成本低廉。具体做法是,通过反复做出虚假期货报单(一开始就没打算执行)推动行情涨跌,从而使得手中持有的其他单受益,最后再在行权期前撤销手中的单据。
“大单砸盘”:这种方法的成功实施与散户跟单的习惯脱不了干系。具体做法是:先安静收集筹码(小额不断增持买单或卖单),然后借助在特定时机利用大单砸盘进而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止损点位被触发以及大批散户跟盘),最后在到达盈利点后离场。1988年亨特兄弟就曾使用这种手法使得银价一路暴涨。
“旋转木马”:这种操纵手法主要针对实物金属市场,具体做法是,在掌握了大量实物金属库存后,反复移动仓储地点进而使得该地金属价格因短期的供应短缺而飙升。在2010年,高盛便曾使用该手法操纵实物铝市场。
▶ 巨额罚单也无用 投行操纵案屡禁不止
对于操纵市场的投行,各国监管机构总是会开出巨额罚单以图打击此类事件。
然而,受操纵行情的惊人利润影响,在这些大银行对美国政府的监管手段更加熟悉之后,他们下一次的市场操纵只会更加隐蔽,更不容易露馅儿。
▶ 交易员宝典:“如何避免踏入这类深坑”
回顾历次操纵案例可知,“行情一来如山倒”真是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在被投行操纵的贵金属市场,而由于监管困境,各类市场操纵案更是屡禁不止。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为了避免踏入投行挖的“韭菜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呢?
综合多名操纵案件亲历者的经验,金十整理了以下两条可以遵循的基本准则。
1.投行操纵市场事件的频繁发生再一次提醒了交易者控制跟风加仓情绪的重要性。K线总是越看越疯狂的,不要盲目追逐“没有消息面支撑的爆炸行情”。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行情总难逃回调之势,切记毫无由头的行情来得越疯狂,回调的深度越可怕。
2. 回溯以往的数据可以发现,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任何一家机构持有某一项资产的数额超该资产总库存的50%时,市场都必须对该机构的仓位动态予以紧密的跟踪。
本文转载自金十数据
本文标题:金银操纵案再现江湖 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收录于资讯网:财经头条栏目,由作者注册账号自主在后台发布,本站仅作为展示平台。文章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与本站无关,请读者理性甄别信息是否有效,若内容中存在任何侵权、不实和违规信息,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清理!
所属国家:美国
经营模式:MM做市商
所属国家:塞浦路斯
经营模式:ECN
所属国家:英国
经营模式:NDD模式
所属国家:塞浦路斯
经营模式:STP+ECN
所属国家:英国
经营模式:ST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