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抹去年内所有的涨幅后,今年全球金融市场整体的“股债双杀”局面已经大致形成,比“股债双杀”更加糟糕的,是新兴市场的“股债汇”三杀。
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目前这样的一种局面?从美国、中国、欧洲以及新兴市场的整体经济表现来看,今年以前与预期呈现出最大差异的是:美国经济表现异常强劲,以及中国经济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消费减速。
这两大差异造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第一,市场预期美联储仍在加息中段,未来仍至少有三到四次的加息,换句话说,加息周期大致还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第二,中国的消费有疲软迹象,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性转型比想象中艰难,同时中国的整体杠杆率并未出现明显下滑,反而从今年开始再度上升。
对于新兴市场来说,美国加息的影响更为明显,中国消费放缓的影响则尚未显现——因为至少从贸易数据来看,中国的消费虽然有下滑趋势,但进口表现仍算是相当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美国加息不止,那么新兴市场的压力就仍将持续。而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放缓,那么其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则会加重。
美国经济是否仍将继续高速前进,这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从经济动能来看,美国经济短期还会保持较高速的增长,但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将会继续保持货币紧缩的力度。这一对矛盾如何演绎将始终影响金融市场。
从企业的盈利数据来看,税改带来的正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这让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银行交出了亮眼的报表,但从收入等更为基础的数据来看,多数企业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而科技公司的表现则开始分化,对于这类型的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在过去几年对他们产生了过高的期望,企业能否持续高速增长来满足市场给予的高估值,是更让人关切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利率上行的背景下会被放大。而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并购案,也表明企业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满足市场的胃口,这事实上也表明目前的估值多少面临压力。
中国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防止经济的进一步下滑,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周期性反弹。对于市场来说,更为费解的是中国的消费为何没能维持此前的强劲势头。虽然总体消费数据尚可,但电子商务、汽车等市场已经表现出疲软。中国引以为豪的科技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已经无法用贸易战的理由来搪塞。
毋庸讳言,我们看到的是部分明星消费市场在快速增长后出现了明显的减速,这也说明对任何一个市场或者产业的狂热是难以为继的。同时,过去数年各种金融创新支撑了各种“创投热”,在经历了痛苦的“去杠杆”后,这些飞舞在风口的产业也最容易冷却。而科技公司已经开始逐步调整战略,也表明其遇到了明显的发展瓶颈,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反弹对他们不会有太大的裨益。
按照这样的脉搏,我们对全球经济的表现似乎难以有乐观的预估,金融市场的前景展望则更加悲观。按照目前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几乎所有的大型基金今年都会录得负收益,这将可能是这些明星公司过去十年来真正的“至暗时刻”。
而投资者也会因为这样的投资表现而对继续注资保持谨慎,对于市场来说,这会对本已受到严峻挑战的估值推出更大的挑战。美国股市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反而会拖慢美联储的加息步伐,这对市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安慰。
相较而言,以金融股为代表的A股可能表现倒可能不至于太差,整体而言,A股没有太大的估值压力。当然,消费型企业已经出现明显的回调,也说明市场开始调整此前对中国经济的判断。
本文标题:股市下跌背后的全球经济“预期差”,收录于资讯网:市场观点栏目,由作者注册账号自主在后台发布,本站仅作为展示平台。文章包含的任何信息都与本站无关,请读者理性甄别信息是否有效,若内容中存在任何侵权、不实和违规信息,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清理!
所属国家:美国
经营模式:MM做市商
所属国家:塞浦路斯
经营模式:ECN
所属国家:英国
经营模式:NDD模式
所属国家:塞浦路斯
经营模式:STP+ECN
所属国家:英国
经营模式:STP+ECN